这篇文章是telegram相关阅读,写的很精彩,分享给大家~
作者:霍炬
说了很久要写Telegram的故事,一直拖延没有写。在我拖延的这段时间里面,Telegarm继续快速增长,前几天,在旧金山的TechCrunch Disrupt活动上,创始人Durov说现在Telegram每天发送的消息数已经达到了120亿条,而今年2月的时候只有10亿条,是时候写完这个故事了。不过,随着它的出名,在中国也毫无悬念的变得难以访问,所以,如果你看完下载了它,又觉得不好连上,程序崩溃什么的,这并不是Telegram的错。
每天120亿条消息是什么概念呢?我能找到的Whatsapp最新一次公布这个数字是今年4月,每天640亿条,这可是Facebook以190亿美金代价重金收购的App,并且被当作Facebook在移动平台上最好的投资之一。出生在最大的互联网市场美国,并且有Facebook的全力支持,也只是几倍于Telegram的规模而已。如果不出意外,未来的某个时候,Telegram会超过Whatsapp。
消息数量和月活跃用户上,Telegram显然比Whatsapp和微信还有很大差距。但这是一个只有2年历史的新工具,并且他是一个完全私人拥有的公司,没有其他股东,没有投资人,号称永远不会出售,并且,它有着一支人数极少又战斗力极强的团队…这一切都让这个产品显得与众不同。如果要说这个时代的传奇,Telegram和它的创始人甚至团队,都完全可以入选。
它和人们所知道的各种创业故事、商业传奇完全不一样,但又具有传奇故事的一切要素:黑客高手、政治、极权、阴谋…富豪,一应俱全。2014年1月24日对于Telegram是个惊喜的里程碑。在这一天,Facebook宣布收购了最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在之后的5天里面,Telegram增加了800万用户。究其原因,很多发达国家的用户对隐私有着更大的担忧,Whatsapp变成了Facebook这样大公司的资产,之后必然会发生数据交换,这是对隐私的巨大挑战。越来越多的数据掌握在大公司手里,这显然不是一件让人放心的事。这时候开始有更多人注意到了Telegram,这个极其注重隐私的工具,并且开始尝鲜。在那几天,很多人是第一次知道其创始人Durov兄弟,并且从媒体得知了他们是俄罗斯富豪。以至于Durov不得不在Twitter喊话,说请用户放心,我们团队并不在俄罗斯,现在的公司注册于德国柏林,非常安全。 他们当然非常安全,因为柏林也只不过是这个团队一系列复杂的离岸公司控股结构中的一环。至于团队到底在哪,干脆没人知道。创始人Pavel Durov很可能根本不和团队在一起,甚至很多人猜测他们压根没有一个物理的办公室,而是一个用Telegram沟通的分布,实际人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团队。酷爱八卦的媒体们也基本没有挖到过他们在物理世界的位置,更没有探访过他们的办公室。至于Pavel Durov本人,倒是会偶尔出现在世界各地接受一些采访和参加活动,只不过一会儿出现在柏林,一会儿出现在旧金山,有记者问他到底住在哪,他想了一下,似是而非的回答“巴黎挺不错的。“在Telegram发展的这两年里面,被媒体挖到的办公室位置只有一次,那是在位于纽约州水牛城(Buffalo, NY),这是一个和高科技不怎么沾边的城市,它是尼亚加拉大瀑布的美国那边,和加拿大安省接壤,并且以安大略湖的大湖效应造成的巨型暴风雪出名。这曾经是Pavel逃离俄罗斯之后的第一站,我甚至怀疑他们是到机场随便买了最近一班离开俄罗斯的飞机,从而随机到了这个城市。Telegram团队也提到过,他们第一个数据中心位于Buffalo。但现在那个办公室早就人去楼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人发现所以搬家了,我还是请朋友帮忙拍下了这个外观相当普通的办公楼照片。这个团队的神秘和传奇可见一斑。







Pavel Durov的故事,是一个中国读者很容易感同身受,美国人无论如何也看不懂的故事,这也正是Pavel始终嘲笑Mark Zuckerberg的原因。Pavel曾经也说过,他觉得挺幸运,最终并没有在俄罗斯坐牢。我看到他说这段话时候心中暗笑,俄罗斯人还算幸运,出身克格勃的普京,虽然强权但竟然也算的上老实,要是在某个其他国家,怎么会有机会花钱买你的股份,怎么会制造什么交通事故逃逸之类不靠谱的事件呢?当然是先以涉嫌逃税抓起来,然后等你把股份拱手免费送上,最后电视台认个罪,媒体批评一轮,这事也就慢慢被人们淡忘了。也难怪其他国家的企业家那么老实…...俄罗斯和普京是承认Durov兄弟和VK的价值,而在其他国家,他们根本不珍惜人们创造的一切,觉得随便就可以毁掉。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很多人可能没想到,中文媒体报道Telegram(中文被译作“电报”)最多的媒体,并不是科技媒体,而是新华社。这篇报道是2015年07月12日,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揭开“维权”事件的黑幕》,文中写道:“‘电报’主要用于组织串联[此处隐去若干字]……可以设定时间删除图片和文字…[此处又隐去若干字]” 至于这些人到底是谁,他们干了什么,文末我放上人民网的文章链接,值得一看,仔细揣摩一下这些人的背景和来历(要用Google查),相信你不仅能更懂Pavel以及Telegram的苦心,还可以更懂中国。写多了又要被删了,我就不多写了。 我估计会有读者问这篇文章中的其他国家是哪个国家。特别在这里解释一下,请看下面这条著名的微博。

- 标题图:来自Pavel Durov的Instagram,西乔帮我把Telegram日发送量100亿那天的庆祝图片和Pavel的照片拼在了一起。以Pavel对于版权的态度,想必他不会反对我这么做。Pavel是《骇客帝国》铁粉,一度特别喜欢穿一身黑衣,这张照片就是。
- 感谢gokeeper到Buffalo, NY,帮我拍下这张曾经Telegram用过的办公地点照片。
- 人民日报:揭开“维权”事件的黑幕
- 电子前线基金会的通讯软件安全打分结果
- 从窗口扔纸飞机的视频:链接点击这里
I visited several web sites but the audio feature for audio songs existing at this site is truly superb. http://Bing.Co.uk/
I could not refrain from commenting. Exceptionally well written! http://yahoo.co.uk
I couldn’t refrain from commenting. Well written! http://yahoo.net
I’ve been surfing online more than 3 hours today, yet I never found any interesting article like
yours. It is pretty worth enough for me.
Personally, if all webmasters and bloggers made good content as
you did, the web will be much more useful than ever before. http://yahoo.co.uk